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为群众办实事|一条路,纾解群众心结;一把伞,撑开为民情怀——片区法官“零距离”司法服务
作者:gpfy  发布时间:2022-03-24 11:52:33 打印 字号: | |

清明时节雨纷纷,邻里和谐止纷争。因为一起711.56元的纠纷,龙门法庭刘力中法官已是第三次踏上这条泥泞的村道,但三次的心境确是截然不同。   



惑?

一日下午,明某颤抖地向龙门法庭递交了一纸诉状,愤恨、激动地述说着委屈——好意让别人在自留地修路,却被打伤住院。兼听则明,负责该片区的刘法官决定实地了解情况。次日,刘法官第一次踏上这条数次引发纠纷的道路。听说法官要来,附近村民们早早在路边候着。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:“以前大货车随便通行的路,现在三轮车都要被刮蹭!”“明某是得了便宜还卖乖!”“派出所都来了三次,你们法官来了也等于白来。”……村民们的说法显然与明某的陈述大相径庭,这在刘法官的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

经过对派出所干警、村社干部的走访了解,这起纠纷源于7年前的一次换地。为改善交通出行,五户邻居需占用明某家的自留地修建一条路,双方口头上达成了土地置换。多年后因边界不明、权责模糊,又无凭据,明某心中渐生抵触情绪,遂连续三次采取断路阻行的方式要求邻居重新确认土地边界,在最后一次阻行时,明某与马某发生了肢体冲突。为彻底化解这起邻里纠纷,刘法官第二次踏上这条路。然马某认为自己毫无过错,称:“我没动手打人,一分钱都不得赔,打官司奉陪到底!”明某态度也异常坚决:“该赔的钱一分不得少,官司打到省上都不怕!”看着双方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,调解无望,案件进入诉讼程序。刘法官眉头紧锁,本案诉讼后的邻里矛盾恐怕是旧“恨”未解,又结新“仇”……



喜!

案件经过开庭审理,刘法官引导双方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,正确处理相邻权益关系,共同营造良好有序的邻里关系,并把文明、诚信、法治、友善等理念融入了《民事判决书》。考虑到邻里矛盾要从根子上解开疙瘩结,才能实现纠纷的实质性化解,刘法官于是第三次踏上了这条路,对明某、马某进行判后答疑。针对判决书的裁判理由、履行内容及方式、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后果等内容释法明理,双方均表示服判息诉,马某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,二人握手言和,双方对土地边界问题也达成了以现状为准的约定。看着明某、马某紧紧相握的双手,刘法官为纠纷的真正了结而倍感欣喜。  

片区法官正在开展判后答疑工作
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本案是高坪法院开展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,高坪法院将以更高的标准,持续推出更优的服务、更实的举措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新变化、新风貌、新作为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。



 

 

 

 
来源:gpfy
责任编辑:gpfy